

古人所说的“开轩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”已经成为现代人的追溯和想象。及至二十世纪初,鲁迅、萧红等一大批乡土文学作家揭露了中国农村昏暗愚昧的现状,在他们现代化思想的烛照下,农村几乎成了封建落后的代名词。
目前,在市场经济功利主义的侵蚀下,人际利益化、人情冷漠化等等现象开始显现。要实现中国农村的现代化,“立人”成为了重中之重和首要前提。只有除旧布新,更新观念,才能使农村文化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。
农村的发展、农民的增收、农业的巩固主要还是要靠农民群众、靠千千万万“老乡”们自己。在促进富民兴村、推进全面小康过程中,要立足群众、动员群众、组织群众,在对乡村扶贫帮困基础上加大农民教育、农业科技、产业发展投入,提升农民素质、提高生产效率、拓宽增收渠道,调动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强村、建设家园的积极性,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,为统筹城乡发展、推动“三农”进步凝聚强大的“老乡”力量。